您現在的位:首頁 > 新聞動態 > 公司新聞 > 公司新聞
簡單粗暴的講解所謂的一代、二代、三代測序技術
來源:東岱科學器材日期:2018-06-07 14:34:00瀏覽次數:次
在日常的科研中我們時不時的會聽到小伙伴們在討論那些關于測序的東西,什么高通量測序,二代測序,Sanger測序等等。今天我們就用最簡單的言語來講解一下這三種測序技術。
一代測序技術,也被稱為Sanger測序,其實是由一個叫Sanger的人發明的一種測序方式。其利用了雙脫氧核苷酸會終止PCR的原理。比如:一條序列為ATCGCTA,我們進行3次的雙脫氧核苷酸,第一次加入雙脫氧核苷酸A和正常的ATCG那么我們會得到下面兩種序列,A、ATCGCTA。那么我們就知道堿基A在序列的第一個堿基和第7個堿基。同理運用雙氧核苷酸T和C,就會得整個序列的對應堿基的位置BP信息。進而得到整條序列的ATCG的序列信息。當然這些都是由儀器進行檢測的。
一代測序的特點:速度快,但是一次只能測一條單一的序列,且最長也就能測1000-1500bp。所以被廣泛應用在單序列測序上。簡單概括就是,一代測序只能測一條長度在1000bp左右的序列。
二代測序技術,也被稱為高通量測序技術。它解決了一代測序只能測一條序列的缺陷。隨著科研的不斷深入,我們開始分析一個物種或樣本中的所有序列信息,這個時候一代測序一次測一條的方式就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二代測序技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之所以稱其為高通量測序就是因為它一次能夠同時測很多的序列。我們通過物理或是化學的方式將DNA隨機打斷成無數的小片段(250-300bp),之后通過建庫(這里就不深入建庫的原理了)富集了這些DNA片段。接下來將建完的庫放入測序儀中測序,測序儀中有著可以讓DNA片段附著的區域,每一個片段都有獨立的附著區域,這樣測序儀可以一次檢測所有附著的DNA序列信息。最后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將小片段拼接成長片段。
二代測序特點:一次能夠測大量的序列,但是片段被限制在了250-300bp,由于是通過序列的重疊區域進行拼接,所以有些序列可能被測了好多次。由于建庫中利用了PCR富集序列,因此有一些量少的序列可能無法被大量擴增,造成一些信息的丟失,且PCR中有概率會引入錯配堿基。所以三代測序就這樣誕生了。
三代測序其實就是對二代測序的一個升級,簡單來說就是它同樣一次能測好多序列,但是測序的長度達到了10kb左右,并且不需要PCR富集序列,直接測序,這就解決了信息的丟失,以及堿基錯配的問題。但目前來說三代測序依然有一定的缺陷:三代測序技術依賴DNA聚合酶的活性,且成本很高,目前的錯誤率在15%-40%,極大地高于二代測序技術的錯誤率不過好在三代的錯誤是完全隨機發生的,可以靠覆蓋度來糾錯(但這要增加測序成本)。
最后我們再來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這幾代技術。
任務:做1000張試卷。
一代測序:一個人一次只能做50張試卷,所以他無法做完這1000張。
二代測序:有500個人,每個人一次只能做10張試卷,且每個人隨機做這1000張中的10張試卷,最后匯總這500個人做的試卷,去除重復做的把不同的統一起來,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得完成1000張試卷。
三代測序:有30人,每個人一次能做100張試卷,之后的和二代一樣,匯總結果。
這樣是不是相對形象了一點(純屬幫助理解)。
其實這樣看來每一代技術都是為了解決上一代技術的短板,但是也產生了一些別的缺陷,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問題都會被解決。
以上的內容只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幾個技術,如有需要了解技術的細節內容,歡迎咨詢我們——濟南東岱科學器材有限公司,我們有著豐富的二代測序經驗,且我們有自己的測序服務公司,期待與您的合作。